角類粗碎機在長期使用中,受物料特性、操作方式及設備磨損等因素影響,易出現多種常見問題,以下是具體問題分類、可能原因及對應解決方法,幫助保障設備穩定運行:
一、物料破碎效果不佳(顆粒過大 / 不均勻)
常見原因
1、破碎刀具磨損嚴重,刀刃變鈍,無法有效切割或撞擊物料;
2、刀具安裝位置偏移,與定刀(或破碎腔內壁)間隙過大,物料未被充分擠壓、剪切;
3、進料速度過快,設備超負荷運行,物料在破碎腔內停留時間不足;
4、物料本身濕度較高(如角類物料受潮),易粘連結塊,影響破碎過程。
解決方法
1、停機檢查刀具磨損情況,若刀刃鈍化或出現缺口,需拆卸刀具進行打磨修復,磨損嚴重時直接更換同型號新刀具;
2、調整刀具與定刀(或破碎腔)的間隙,參考設備說明書將間隙控制在合理范圍(通常根據目標破碎顆粒大小設定,一般為 1-5mm),確保物料能被有效剪切;
3、降低進料速度,通過調節進料斗的閘門或輸送帶速度,使物料均勻、穩定進入破碎腔,避免超負荷;
4、對受潮的角類物料進行預處理,如通過烘干設備降低水分含量(一般控制在 10%-15% 以下),再進行破碎作業。
二、設備運行噪音異常(突然增大 / 伴隨異響)
常見原因
1、破碎腔內混入金屬、石塊等硬質雜質,與刀具或破碎腔碰撞產生異響;
2、軸承磨損或潤滑不足,運轉時產生摩擦噪音;
3、刀具、定刀或破碎腔部件松動,設備運轉時出現振動異響;
4、電機與設備傳動部件(如皮帶、聯軸器)錯位或磨損,導致傳動噪音。
解決方法
1、立即停機,打開破碎腔檢查并清除內部硬質雜質,同時檢查刀具、破碎腔是否因撞擊出現變形,必要時修復或更換受損部件;
2、拆卸軸承部件,清理軸承內部油污,若軸承滾珠磨損、滾道變形,需更換同型號軸承;定期(如每 1-2 個月)為軸承添加專用潤滑脂(如鋰基潤滑脂);
3、逐一檢查設備各連接螺栓(如刀具固定螺栓、破碎腔蓋板螺栓),發現松動及時擰緊,確保部件穩固;
4、調整電機與傳動部件的同心度,若皮帶磨損嚴重需更換新皮帶,聯軸器出現間隙或變形時及時修復或更換。
三、設備堵塞(進料口 / 破碎腔 / 出料口堵塞)
常見原因
1、進料量遠超設備處理能力,物料在進料口堆積;
2、破碎腔內物料破碎不充分,塊狀物料卡在刀具與破碎腔之間,阻礙后續物料通過;
3、出料口輸送裝置(如輸送帶、螺旋輸送機)故障,破碎后的物料無法及時排出,導致破碎腔內積壓;
4、物料含纖維較多或粘性大(如未干燥的角類),在出料口粘連結塊,造成堵塞。
解決方法
1、立即停止進料,降低進料量至設備額定處理范圍,若進料口已堆積物料,需人工清理后再重新啟動設備;
2、停機后打開破碎腔,清理卡在腔內的塊狀物料,檢查刀具是否磨損(若磨損需處理),必要時調整刀具間隙以提升破碎效率;
3、檢修出料口輸送裝置,修復故障(如輸送帶打滑需調整張緊度、螺旋輸送機卡了料需清理),確保物料能順暢排出;
4、對粘性大或含纖維多的物料進行預處理(如烘干、切碎預處理),同時在出料口安裝振動裝置(如小型振動電機),減少物料粘連堵塞。
四、電機過載(電機發熱 / 跳閘)
常見原因
1、設備長期超負荷運行(如進料量過大、破碎硬質物料過多),電機負載超過額定功率;
2、破碎腔堵塞,物料積壓導致電機轉動阻力增大;
3、電機電源電壓不穩定(過高或過低),或電機接線松動、接觸不良;
4、電機內部繞組老化、短路,或軸承損壞導致電機運轉阻力增加。
解決方法
1、減少進料量,避免設備超負荷,若需破碎硬質物料,應控制單次進料量,避免集中投入;
2、按 “設備堵塞” 的解決方法清理破碎腔,排除物料積壓,恢復設備正常運轉;
3、檢查電源電壓,確保電壓穩定在電機額定電壓范圍內(如 380V 工業電),緊固電機接線端子,避免接觸不良;
4、若電機持續發熱或跳閘,需停機檢查電機內部,若繞組短路需由專業人員維修,軸承損壞則更換軸承;定期(如每 3-6 個月)對電機進行維護保養,清理電機散熱片灰塵,保證散熱良好。
五、破碎后物料污染(含金屬屑 / 雜質)
常見原因
1、刀具、破碎腔部件磨損或銹蝕,金屬碎屑混入物料;
2、設備長期未清理,破碎腔內殘留的前次物料、灰塵等雜質混入新破碎物料;
3、進料時未對原料進行篩選,原料中本身含有的雜質(如泥沙、金屬碎片)進入破碎系統。
解決方法
1、定期檢查刀具、破碎腔內壁,若出現銹蝕需打磨清理,磨損嚴重導致金屬碎屑脫落時,及時更換部件;破碎后可在出料口加裝金屬檢測儀或磁選裝置(如永磁筒),分離物料中的金屬屑;
2、每次更換破碎物料種類或停機后,打開破碎腔、進料口、出料口進行全面清理,去除殘留物料和灰塵;
3、在進料口安裝篩選裝置(如格柵、振動篩),提前過濾原料中的泥沙、金屬碎片等雜質,減少后續污染。